【南方日報】近五成職業(yè)用聲者存在嗓音疾病

2017-04-12

南方日報訊 (記者/朱曉楓 實習生/龐麗媛 通訊員/李紹斌 彭福祥)嗓子總是干癢難受?嗓音疾病反復發(fā)作,?“世界嗓音日”將至,,筆者從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獲悉,教師,、銷售員,、主持人、企業(yè)管理者等職業(yè)用聲者嗓音疾病的發(fā)病率近50%,。

40歲以上聲音嘶啞超1月當心喉癌

隨著互聯網的發(fā)展,,嗓音成為我們的“第二張臉”,不僅是交流的渠道,,還可能影響到職業(yè)發(fā)展,。“我們臨床遇到不少因為嗓音問題導致求職困難的病人”,,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副院長文衛(wèi)平教授介紹,,急慢性炎癥、良性增生性病變,、喉癌前病變,、惡性病變、神經問題導致的聲帶麻痹,、心因性嗓音疾病這六大類疾病可能導致嗓音問題,。

嗓音疾病離我們遠嗎?根據美國國家嗓音言語中心的報告,,大約7%的美國人患有各種嗓音疾病,。據調查,在教師隊伍中有46.6%的教師患有各種嗓音疾病,,經商人員嗓音疾病患病率也達到了41.93%,。

喉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頭頸惡性腫瘤中僅次于鼻咽癌,,排第2位,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(yī)師雷文斌透露,中山一院一年接收喉癌病人約300例,。如果喉癌已到了晚期或治療后復發(fā),,往往須做全喉切除才能達到徹底切除腫瘤的目的。

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蔣愛云副教授提醒,,40歲以上,,聲音嘶啞超過一個月,,要注意是否患有喉癌,需及時到醫(yī)院進行檢查,。

講話30分鐘后最好作簡單休息

嗓音疾病的治療手段包括外科手術,、藥物治療和嗓音訓練。蔣愛云說,,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開設了專門的嗓音訓練班,,通過讓病人形成新的用聲習慣、掌握新的發(fā)聲技巧解決嗓音問題,,防止疾病復發(fā),。“嗓音訓練適應癥主要包括聲帶小結,、病程較短病灶較小的聲帶息肉,、男聲女調或女聲男調等,還用于手術期的康復和因用嗓過度,、用聲不當產生聲帶小結的兒童,、變聲期后音調過高的青少年等。

平時應該如何保護嗓子,?雷文斌提醒,,要少沾煙酒、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,,最好使喉嚨處于濕潤的環(huán)境,。另外,要注意勞逸結合,,不頻繁清嗓,。如果感覺喉嚨有異物,可以做吞咽動作,,“喝溫水是最好的清嗓方式,,切忌爆破式清嗓?!?/p>

蔣愛云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嗓音保護,。首先要防止過度用聲,控制用聲量,,盡量避免在吵鬧,、過于干燥的環(huán)境下大聲講話;采用正確的方式說話,,說話時建議保持頭位自然擺正,、身體擺直,要控制好語速,找到適合自己的音調,。對于“男聲女調”的患者,,一定要盡早治療,其治愈率可達90%,;對于職業(yè)用聲者,,建議用氣息說話,不要用力說話,,講話30分鐘后最好作簡單休息,,以減輕聲帶負擔,。

■相關

世界嗓音日

為加強人們對嗓音健康的重視,,2003年,美國耳鼻咽喉科-頭頸外科學會正式將每年的4月16日命名為世界嗓音日,。

http://epaper.southcn.com/nfdaily/html/2017-04/12/content_7630783.htm